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西北政法大学素有“老延大”之称,在学生课余生活之时从未忘记对学生进行红色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为了加强革命精神教育,深化实践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在汪世荣教授的组织和带领下,19级刑法学与法制史同学参加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法治”实践教学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参观陕西省富平监狱、陕西省富平县淡村法庭以及爱国教育基地习仲勋故居。
富平监狱于2018年被中国监狱协会评选为“全国监狱文化建设先进经验重点推荐单位”,富平监狱被省局命名为“全省监狱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被西北政法大学确定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12月11日上午,汪老师带领学生一行及富平县法院院长参观了监狱劳动区域、生活区域和主题教育馆。经过严格安检后,监狱工作人员随同参观并详细讲解了监狱的构造以及日常运行。新时代现代化的监狱秉承着“人是可以改造的”这一原则,坚持服刑人员的政治改造第一位的管理理念,不断丰富改造方式,创新管理理念,深刻诠释了监狱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执法为民的百姓情怀、维护平安的职业操守。
在参观过程中,服刑人员劳动改造的工作车间干净整洁、工作紧张有序,监狱工作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加工后的成品衣物并介绍了车间的工作流程。服刑人员的生活区域中到处展示着服刑人员的书画作品以及改造心得,这无不反映着监狱的改造颇有成效。监舍中服刑人员整洁卫生的居住环境以及齐全的生活用品都保障了服刑人员的基本日常生活。在对监狱食堂参观时,讲解员介绍到食堂的原料采购都是经过层层检验,确保服刑人员吃得饱、吃得健康。随后,汪老师及同学们参观了监狱主题教育馆,学习了富平监狱的发展历史,监狱改造理论、改造方式的演变历程,以及新时代下监狱所秉承的“崇法、鼎新;忠诚、奉献”监狱精神。最后,汪世荣教授一行人来到了监狱行政办公区,观看了监狱的主题教育宣传片,加深了同学们对现代监狱管理理念的认知,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监狱在我国司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刑法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切实体验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环境,认识到监狱改造对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解。在日后在对法律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永远怀揣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法重道。
淡村法庭属于富平县法院的派出法庭,设置有一名员额法官、两名法官助理,两名法警。人员设置虽然简单,却承担了辖区12万人口的民商事纠纷案件,一年受理200余起案件,其中调理结案的有170余起,淡村法庭对化解周边群众矛盾,以及在周边地区宣传法治精神,弘扬法治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11日下午,汪世荣教授一行人来到了富平法院淡村法庭参观学习。法院工作人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淡村法庭调解室、审判庭、党员活动室,并详细讲解了富平法院基层法庭的设置情况、淡村法庭管辖案件范围、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案件调判情况等法庭工作内容。随后,在法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汪世荣教授一行重点参观学了设在法庭二楼的“富平法院传承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育室”,详细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陕甘宁边区司法工作特点、马锡五审判方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人民司法思想的重要论述等内容。
群众无小事、司法亦无小事。任何案件背后所折射的公平正义等法律理念是无差的,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在基层加强司法建设的重要性。淡村法庭的实践经验也深刻诠释了“群众无小事”的司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在任何时候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汪教授教导学生们“日后无论身处何处,都要尽心尽职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仲勋是从陕北黄土地走出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富平也正是习仲勋的出生地,也正是在这里习老前辈参加革命,开始了为中国革命奉献自己的革命生涯。
12月11日下午汪世荣教授一行参观了习仲勋故居,在讲解员的专业讲解和仔细介绍下,学生们认真地参观习仲勋纪念馆和习仲勋故居,学习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不凡的一生和经历。从少年习仲勋努力学习到家庭变故磨炼意志,一步步从生活中学习,从艰难中成长,立革命志、谋百姓福,创造了一番伟业。伟人的经历激励着现场的同学们,立志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不负青春、积极作为。
至此,“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法治”实践教学活动就结束了。同学们在汪世荣教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深入实践,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同学们不断加强自身的法学修养,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相信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同学们将怀揣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法治精神,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