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科研成果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科研成果

侯学华、乔心一:深刻体现人民性的南海区人民调解

  • 来源: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
  • 发布者: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01
  • 浏览量:


 

 

人民调解是我国一项非常具有特色的制度。它有自己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方便灵活、形式多样的工作方法,能够发挥群众力量,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

方便群众生活,实行多调联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全方位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将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第三方调解组织等都融入人民调解之中,形成了“多调联动”体系。

为夯实社区乡镇的调解力量,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南海区建立了在镇(街道)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另外,还建立了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调解组织。

另外,南海区建立起了以行业为主体的调解机制。针对纠纷多、案件多的行业,加强相关行业行规建设,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调解委员会。把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赔偿、物业管理、医疗卫生、环境保护、金融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作为调解重点,对于出现的各类问题依法、及时、妥善予以解决。

满足群众需要,进行治调对接

南海区在各个社区民警中队试点推行“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

通过司法局向有资质的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由律所派遣法律专业人员进驻社区民警中队“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担任调解员的方式,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管理纠纷案件调解工作等一系列举措,达到了既解决矛盾纠纷,又解放办案警力的效果。

依靠群众力量,创新调解方式

针对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选取当地有能力、有名望的个人打造个人调解工作室,调动广大调解员的积极性。个人调解工作室的成立在维护基层稳定、加强乡村治理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针对个人原子化,社会碎片化而导致的社区治理困局,南海区自2011年8月在全国率先提出“创熟”理念并开展“创熟”实践。

2019年10月23日,南海区成立苏志敏“创熟”调解工作室,广泛发展社团组织、楼长、自治小组等群众队伍,运用“助人自助”的创熟手法,构建“包容互信、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织起基层组织之网。

2020年7月,南海区与佛山市民生新闻栏目达成合作。在司法局与栏目组的共同努力下,“梁心帮办”调解工作室成立。“梁心帮办”调解工作室把媒体行业增添到人民调解工作中,创新了社会治理模式。

成立至今,“梁心帮办”调解工作室共收到调解申请118件,经调解调处成功的47件,营造了“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人民调解制度与我国“调处息争,无讼是求”的传统理念一脉相承。南海区坚持人民调解的人民性,符合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道德和处世方式,符合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要求。

 

来源:《法治周末》2021年11月4日

 

 

作者侯学华、乔心一,分别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本文系佛山南海区司法局“南海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和经验”和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西北政法大学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创新团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