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学术动态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术动态

《中华法系基层治理的多元一体规范保障研究》开题报告会正式举行

  • 来源: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
  • 发布者: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01
  • 浏览量:

《中华法系基层治理的多元一体规范保障研究》开题报告会
正式举行



   2023年7月17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法系基层治理的多元一体规范保障研究》开题报告会正式举行。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元,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世荣,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闫晓君,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全娥,陕西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高学强,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窦竹君,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余钊飞,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冠男,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任亚爱,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杨静,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汪小宁,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副教授曾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包晓悦,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潘程,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讲师宋鋆以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会议。


本次开题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讲师包晓悦主持。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窦竹君,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冠男,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汪小宁,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副教授杨静进行发言。

图片

主持人:包晓悦


图片

窦竹君

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窦竹君认为,民间规约具有以下三点特征:一是范围广,民间规约基本实现从家庭到社会,从生产生活事务到公共事务,从乡村到城市,凡涉及维护社会秩序问题的全覆盖。二是接地气,民间规约的规范常以民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呈现。三是针对性强,民间规约因地、因时、因俗而定,重针对性和操作性,能够生活化实施。窦教授指出,传统中国治理规范对当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启示作用,民间规约的治理方式融教养、救济、惩罚于一体,可以实现对社会治理全覆盖式综合治理;民间规约本身也融合德治与法治,有助于推动治理融入生活之中。

图片

罗冠男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教授罗冠男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单元和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罗教授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应该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要件:首先它本身应该是范围较小的基本社会组织,应当具有地理上的聚集性;其次它应该以一个方面为基础来建立,同时涵盖多种功能;最后它应当有柔性的自治手段和国家行政司法力量相配合,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罗教授同时指出社区在其功能定位和实际运作当中,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并且这种新的基层社会治理单元的培育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

图片

汪小宁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汪小宁围绕陕甘宁边区社会治理的策略与实践主题展开汇报。首先汪教授介绍了陕甘宁边区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化与重建,指出激发乡村社会治理的内生力量,并且详细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在自治、法治、德治这三方面的法律制度运用,为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借鉴。此外,汪教授表示要充分发挥社会安全机制,进一步强化巩固党建引领机制的作用。

图片

杨  静

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治学院法治与国家治理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杨静从大一统共同体下的“事在四方”;礼乐政刑,综合为治基理下方有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乡人才互动体系下以士绅为主流的多元共同参与治理三个角度出发,对《中华法系基层治理的多元一体规范保障研究》进行交流发言。杨静副教授认为,中华法系不仅是法典构造,更是一个法文化共同体。在法律静态制定与动态实施之间考察国家法律与社会民间规约的冲突与融合。在中华法文化和中国传统法理的研究里,观察了解法律在基层社会实施、运行,基层社会自身的规范状况,基层社会运作的内在逻辑性和规范性等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中华法系的丰富内容。在构建新中华法系时,要在空间与时间上较传统有所延展,广泛吸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的红色法律文化。总结而言,发掘中华法系中制度的、思想的、法理的、法文化的资源,对于揭示中国州县治理传统,总结州县治理的智慧,有益于时、有益于世。



         ▲窦竹君                                                   ▲罗冠男 



         ▲汪小宁                                                    ▲杨静  



总结发言

最后由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世荣进行总结发言。

图片

发言人:汪世荣


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世荣进行总结发言。首先,汪教授认为学术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结合极其重要。其次,汪教授认为读档案是对古人生活的关注,对今人生活的关心,档案的研究可以不局限于单纯的学术活动,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同等重要。发言的最后,汪教授对会务组成员的辛苦付出及与会领导、老师、同学的积极参与表达了感谢。


拍摄:代冰洁

撰稿:张潇丹、薛晨蕊、劳逸波、李香凝、孙玲莉、徐佳浩

本期责编:代冰洁

来源: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公众号